法国的红酒、澳洲的奶粉、日本的小零食……随着“海淘”、跨境电商的兴起,进口食品在市民生活中已十分常见。但对于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什么才是合格的进口食品等问题,消费者则似是而非。
6月22日,“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活动走进东湖综合保税区。围绕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主题,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东湖综保区办事处工作人员、食品安全专家、进出口食品经营企业共聚东湖综合保税区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和消费者面对面共话进口食品安全。
活动现场,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围绕消费者关心的进口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解答,通过发放《进口食品安全Q&A》、《理性看待食品安全》等宣传册普及进口食品安全知识,教消费者如何识别不合格的进口食品。据了解,我国进口食品必须按照国家法规和标准要求,经检验检疫合格出具入境检验检疫证明,才能准其销售、使用,消费者可以向经销商索要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的原件或者复印件进行核实。
据悉,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农产品进口国。随着进口食品走进寻常百姓家,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面对逐渐上升的进口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检验检疫部门建立了基于风险分析、符合国际惯例、覆盖“入境前、入境时、入境后”三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对于检出的不合格食品,检验检疫部门全部按规定及时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
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东湖综保区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境外生产的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合格,消费者应理性购买,选择经检验检疫的正规渠道进口食品。
此次开展的“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互动,普及进出口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增进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监管情况的了解,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