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16-09-05 16:44:15

    为推进我区对外开放体制改革,促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四届四次五次全会、区委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对外开放高地发展目标,以改革引领开放型经济发展,积极融入全国、全市的总体开放战略,完善开放政策、构建开放平台、优化开放型经济结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工作目标


    2014年,全面启动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各项工作,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研究跨境电子商务和保税商品展示展销运行模式,启动保税物流中心筹建工作。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进出口总额10亿美元,促进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善。

2017年,航空口岸开放和水运口岸开放正式完成,开通国际(地区)定期航班,增加万州港外贸班轮密度,保税物流中心全面发挥作用、跨境电子商务和保税商品展示展销取得突破性进展,开放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服务外包执行额保持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内陆开放通道建设

1.积极融入“渝新欧”快捷通道建设。研究建立“渝新欧”线路外贸货物运费补助机制,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在万开展“渝新欧”运输业务,发挥“渝新欧”快捷专线对全区进出口贸易的拉动作用。完成时限:2016年。

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参加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交委、区商务局、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2.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三峡库区水运中转枢纽建设,推动铁水、公水、江海联运一体化发展。研究出台蓉万集装箱班列运行扶持政策,逐年增加运行班次。落实“五定快班轮”在万停靠服务协调机制。吸揽周边区县进出口货物通过万州港集散分拨,提升航运口岸集聚能力。完成时限:长期持续。

编制《长江经济带重庆市万州区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策划储备一批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市级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完成时限:2015年。

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委。参加单位:区商务局、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万州港口集团。

3.积极推进长江流域城市商务合作。积极倡议加强长江流域城市商务部门的联系合作,主办好各年度长江流域商务协作会,提议研究流域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行业管理、信息联通、制度建设等方面合作的重大事项,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加强与流域城市在市场建设、港口设施、航运物流、南菜北运、西农东送、会议展览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交流,促进流域城市商务务实合作。建立“万开云”区域合作机制。办好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经贸洽谈会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长期持续。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区旅游局、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二)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4.推进航空、水运口岸开放。改扩建万州机场,增设国际进出境通道,开通国际(地区)客货运包机,吸引三峡游客和库区物资在万州机场进出港,建成三峡库区便捷的进出境通道。建成国家水运开放口岸,优化关检场所设置,吸引渝东北进出口货物在万报关报检。完成时限:2017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区交委、区港航局、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万州机场公司、万州港口集团。

5.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组建万州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做好保税物流中心(A型)项目选址、申报、建设等工作,力争2015年建成封关运行,为我区及周边区县外向型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服务,吸引库区及川东、鄂西、陕南等地外贸物流向我区聚集,提升我区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完成时限:2015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区财政局、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国税局、区地税局、人行万州支行、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万州港口集团。

6.探索建立万州出口果蔬集中监管区。畅通库区鲜活果蔬的出口渠道,减少物流环节和物流成本,服务库区农产品拓展国际市场,聚集周边果蔬等鲜活农产品在万通关出口。完成时限:2016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区财政局、区农委、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7.争取建成国家指定粮食进口口岸。增加水运开放口岸的通关功能,充分发挥水运开放口岸作用,为粮食加工、饲料生产、酿酒食品等行业提供直接进口通道,减少物流环节和物流成本,稳定和繁荣库区粮食市场。完成时限:2017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万州检验检疫局、万州海关。

(三)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8.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积极发展保税进口、保税出口、一般进口、一般出口等业务。重点做好保税进出口有关工作,实现线上线下整合发展。培育适宜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环境,引进跨境电子商务经营龙头企业,探索建立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梯次增长。完成时限:2016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9.积极开展保税产品展示展销。建立保税商品展示展销运行机制,设立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丰富产品种类,增加产品总量、做大市场规模。试点保税监管区外展示交易,力争建成进口商品延展厅。加强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畅通市民购买渠道。完成时限:2016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10.探索国际友城贸易模式。结合生态涵养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开展与国际友好城市的务实合作。发挥对外友协的积极作用,广泛拓展建立国际友好城市,积极开展万州国际友城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长期持续。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外事办)。参加单位: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11.创建出口品牌,建设出口基地。提高特色农产品、轻工和纺织等产业的外向度,突出对重点产业、企业、商标培育,突出品牌带动效应。重点培育3-4个市级出口产品国际知名名牌。深化建设市级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原产品保护示范区,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规模。长期持续。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区农委、区科委、区工商分局、区食药监局、万州检验检疫局。

12.推行出口信保支持政策。采用“企业参保、政府支持”的模式,实现对全区外贸企业的出口信保全覆盖。支持出口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增加企业风险防控能力。长期持续。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四)推进对外经济合作

13.发展对外劳务输出。探索对外劳务输出新模式,发挥职业学校、劳务公司的积极作用,完善对外劳务输出的激励政策,积极培育对外劳务输出龙头企业,常年保持我区在外劳务输出人员1000人以上。长期持续。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万州检验检疫局。

14.建设对外投资合作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对外投资支持政策,定期发布投资信息,完善项目库管理。建立投资主体与投行、会计、律师、信保间的风险防控预警机制。支持海外工程投标,打造海外工程承包品牌。完成时限:2015年。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参加单位:万州海关、万州检验检疫局

(五)推进通关作业改革

15.积极融入区域通关协作。进一步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积极参与长江流域区域通关一体化进程,实现与沿海、沿边地区口岸间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扩大关检合作“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改革实施范围。全面参与重庆关区的电子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完成时限:2015年。

责任单位:万州海关。参加单位:万州检验检疫局。


四、工作机制


按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专项小组工作规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

(一)建立完善专项小组日常工作机制。专项小组建立工作例会机制、信息交换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统筹协调专项改革重要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落实。

(二)成立重点工作项目工作组。围绕水运开放、航空口岸开放、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等任务,成立重点项目工作组,建立协作推进机制,促进项目目标完成。

(三)设立专项小组办公室。专项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负责日常工作。

(四)强化工作监督。专项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及时制定具体改革工作实施细则,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严格改革纪律,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对在重大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未按程序报批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要开展多种形式督促检查,切实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返回上一页